合法顧問分析常見科技券騙案

對上一次BizMagnet顧問提及科技券騙案,已經是2020年第3波疫情開始不久,時至今天,香港營商環境經已徹底改變,長期的社交距離限制已令很多業務結束,經濟影響可謂數十年一遇。即使特區政府提出各式措施,例如疫情初期的遙距營商計劃,以至一再延續的百分百特惠擔保貸款和變陣支援本地展覽的中小企市場推廣基金等,很多中小企仍然是水深火熱,度日如年。

正因山窮水盡,不少本地公司都會希望透過科技券計劃BUD專項基金等去增強現金流,同時希望殺出一條血路東山再起。老闆心急如焚,有心之人便有機可乘,趁火打劫,在各位老闆背後再插一刀。

了解更多:科技券懶人包

全球疫情令經濟大受打擊

科技券騙局第一招:一毫子都唔使出

科技券計劃(Technology Voucher Programme,TVP)資助企業科技項目75%的開支,上限為60萬港元;然而,一些不良科技供應商會刻意混淆視聽,說到企業客戶「一毫子都唔使出」,甚至「有錢拎得返」。他們先會誘導客戶申請遠較實際需要為多的系統開支(俗稱「打爆」),然後透過各種清洗渠道,將部份科技券資助以外的款項退回予客戶。這類不良科技券顧問往往兼任科技券供應商,誘使客戶干犯行使虛假文書及串謀詐騙等罪行,到東窗事發時就會將責任全數推到客戶身上。由於這類科技公司的銷售人員都很擅長騙取客戶信任,客戶往往不知就裡就簽署文件,屆時亦很難以不知情為抗辯理由。

根據法庭案例,同類案件一般都會判處即時監禁;所得犯罪收益亦會被充公。

科技券騙局第二招:乜都唔使理

另一類常見的科技券騙局就是「乜都唔使理」。由於資訊科技系統往往涉及大量複雜,加上申請科技券程序冗長,一般中小企未必能全盤掌握,有心之徒看準老闆們「貪方便」的心態,假以搏取信用,訛稱只需小量訂金便可啟動項目,其他事情「乜都唔使理」。代客申請後,便指出隱含條款,如客戶未能支持巨額「第二期費用」,便會即時終止項目,訂金亦會被沒收,因為客戶已提交申請,落實項目意圖明顯,即使告到上法庭都勝算不高,唯有眼白白看著血汗錢流入不良科技供應商手中。

延伸閱讀:科技券顧問提醒 慎思TVP申請

科技券騙局第三招:無幫襯就遊花園

最後一樣屢見不少的「茅招」就是遊花園。事情是這樣的:科技供應商扮科技券顧問,然後努力游說客戶使用自己的供應商,如果客戶未有選擇一早安排好的供應商,就故意刁難,例如製造「意外」令科技券申請延誤,又要求客戶提供大量不相關的文件,目的都只是要令客戶知難而退,一就選回內定的供應商,一就主動提出撤回申請。這種「科技券中介」其實只是背後科技供應商安排的扯線公仔,根本不會站在客戶立場去服務,而且亦違反了競爭條例。

科技券騙局令公司蒙受損失

如何辨別不良科技券顧問

既然不良科技券顧問招式層出不窮,那麼有沒有方法可以辨別有問題的政府資助顧問公司,避免不必要的損失及風險呢? 以下是BizMagnet顧問的一點心得:

宣稱有大量成功申請個案

只要搜尋「科技券顧問」、「科技券中介」,甚至「BUD顧問」等,總會發現一些資助顧問公司宣稱有大量的成功科技券申請個案,甚至標榜成功率達100%。這種招徠實在美好得難以置信 (Too good to be true),所以客戶必需非常小心。其實在香港,資助顧問有限公司的註冊日期是公開資料,只要到公司註冊處網上查冊中心(ICRIS)1進行查冊,便可知道該有限公司成立日期。如果宣稱有大量成功個案的顧問公司只成立了兩三年,客戶便應非常小心,查問清楚有關公司背景。

如果有科技券顧問說自己成功率100%,那麼就得非常小心

BizMagnet 科技券顧問

公司地址與科技公司相同

另外本欄經常強調科技公司不應兼任科技券顧問,以免做成利益衝突,侵害客戶權益。公司在選擇科技券顧問時,先了解有關顧問公司的地址,是否亦同時亦有其他科技公司登記。或者顧問公司的業務介紹包含其他範疇,例如科技系統供應、市場推廣等。這些都代表這家顧問公司很可能同時兼任供應商,提出的顧問意見有機會變得不中肯,如不選擇其背後的供應商時甚至可能刻意延誤個案申請。

申請科技券不應心存僥倖

BizMagnet顧問眼見不少欲申請科技券的公司都敗於一個「貪」字,例如貪圖資助而作屬刑事罪行的欺詐行為,或者是貪圖方便不依標準報價程序貨比三家,違反競爭條例等。世間沒有免費午餐,如果有科技券中介慫恿可不付錢獲得系統,或者只需很少的金錢便能有不符比例的系統使用,都必需加強警覺,所謂便宜莫貪,如需政府資助顧問服務,應選擇合法的BizMagnet。

閱讀更多:詐騙「百份百擔保貸款」被捕

  1. https://www.icris.cr.gov.hk/
Related Post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